close
整理網友經常想到問題跟網路蒐集的答案,參考用,如果有錯誤歡迎幫忙指正哦!
Q1: | 什麼是口腔癌? | |
A1: | 口腔癌其實是泛指口腔裡的惡性腫瘤。大部分是鱗狀細胞癌。口腔癌可能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頰黏膜、齒齦、顎部、上顎竇及顎骨。 | |
Q2: | 什麼原因可能造成口腔癌? | |
A2: | 嚼食檳榔、吸煙、喝酒是口腔癌的三大危險因子。其它像長期溫度或化學物質的刺激、營養不良、口腔衛生不佳、不適合的假牙、口腔黏膜白斑均都是口腔癌發生的可能原因。 | |
Q3: | 為什麼嚼檳榔是導致口腔癌最主要的原因? | |
A3: | 嚼檳榔,除了會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外,也可能改變口腔局部組織構造,使上皮萎縮,黏膜下膠原纖維堆積、黏膜下組織玻璃化,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口腔黏膜白斑症及疣狀增生逐漸轉化成口腔癌。 | |
Q4: | 何謂癌前病變?口腔癌早期病變有哪些? | |
A4: | 癌前病變並非口腔癌,但長期存在刺激源或不加以理會時,將來極有可能發展成口腔癌。 口腔癌早期病變包括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口腔黏膜白斑症、紅斑症、疣狀增生及慢性潰瘍。 |
|
Q5: | 口腔癌的臨床症狀 | |
A5: | 一、 | 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如變白、變紅、變深,或原先存在之痣面積增大、表面增高、變硬、出現潰瘍或色澤變化。 |
二、 | 口內或頸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腫塊或超過二週以上未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切勿擅自塗抹任何口內藥膏,應盡快接受活體組織切片,以免延誤治療時機使病情惡化。 | |
三、 | 咀嚼、吞嚥、說話有困難,或舌頭半側喪失知覺、麻木,皆應儘早查明原因。 | |
四、 | 顎骨的局部性腫大,導致臉部左右的不對稱,或合併有感覺異常(如下唇麻木)或牙齒動搖,均須請牙科醫師診斷為一般牙周病或是長瘤。 | |
五、 | 有嚼檳榔習慣的人應特別注意是否覺得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有刺痛感及開口受限,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則可能是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 | |
Q6: | 如何預防口腔癌? | |
A6: | 一、 | 避免檳榔、煙、酒等長期刺激唇、舌和口腔黏膜。 |
二、 | 避免長期直接曝曬於強烈的陽光下。 | |
三、 | 飲食要正常、營養要均衡。避免缺少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要素所造成的口腔黏膜變化。 | |
四、 | 避免長期食用熱度太高的食物。 | |
五、 | 口腔內如果發現有任何腫塊或贅肉、脫皮落屑或是顏色產生變化,而超過兩個星期未好轉,應向醫師求診。 | |
六、 | 如果有不正的牙齒或不合的假牙,摩擦到周圍組織,應該請牙醫師矯正。 | |
七、 | 經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 |
八、 | 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口腔檢查。 | |
九、 | 自我檢查,提高警覺性。 | |
Q7: | 口腔自我檢查之方法 | |
A7: | 一、 | 仔細檢查臉部兩邊有沒有對稱、是否有硬塊與觸痛、膚色有無改變。 |
二、 | 將上嘴唇及下嘴唇翻開,檢查黏膜是否有不正常的地方,尤其要注意顏色與組織。 | |
三、 | 用雙手將嘴唇向外向後撐開,檢查牙齦是否有白、紅、黑斑或硬塊。 | |
四、 | 用手將臉頰向左、右側方拉撐,檢查左右臉頰內部的黏膜有無異物或顏色有異樣。 | |
五、 | 舌頭伸出左右移動,並檢查舌頭的靈活度及舌尖是否有異樣(注意硬塊及顏色)。 | |
六、 | 舌尖頂住上顎,張大嘴巴,檢查口腔底部並由左右手之食指由內及口外互相觸壓口底有無腫塊。 | |
七、 | 嘴巴張大,頭向後仰,檢查上顎及軟顎是否有異樣。 | |
八、 | 手指由上往下沿著下巴兩側及頸部的左右兩側輕輕地擠壓是否有不正常的塊狀物。 | |
九、 | 最後用手輕輕地抓住喉頭作吞嚥的動作,看是否活動自如。 |
全站熱搜